太湖县刘畈乡栗树村先锋网

工作动态

您当前位置:太湖县先锋网 >> 栗树村 >> 工作动态 >> 浏览文章

“融”出美好新栗树

发表时间:2018-05-03 14:18:05 作者:詹晓芳 点击量:

 阳春四月,地处皖鄂交界的刘畈乡栗树村,万木葱茏,生机盎然。4月12日,在年前领到了《脱贫光荣证》的51岁的残疾人胡治纯,正拄着拐杖,牵着牛儿在田里忙活。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胡治纯说:“人勤春早嘛。今年家里除了养牛、养猪,还扩大规模流转了17亩荒田,准备插点稻子,一年下来要挣几万元钱,要趁早合计呢。”

漫步在栗树村的田间地头,村巷街道,映入眼帘的是人们或三五成群在合作社基地打工,或像胡治纯一样在山间放牛养猪,耕田匀地,忙得不亦乐乎。“现在,村头巷尾几乎看不到闲人了,大家都铆着劲抓生产忙致富奔小康呢。我也不甘落后。”胡治纯喜滋滋地说。

是什么力量,让一个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脱胎换骨,焕发出勃勃生机,人们的精神面貌从心灵深处发生着由内而外的嬗变?!

栗树村地处大别山南麓,位于湖北蕲春、安徽太湖和宿松两省三县交界处,总面积29.7平方公里,其中山场39000亩,水田1204亩。境内崇山峻岭,自然条件恶劣,基础设施薄弱,是太湖县1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。是个典型的无资产、无资金、无项目、无收入的“四无”村,发展动能不足,集体经济十分薄弱。全村有45个村民组,共981户、3586人,建档立卡贫困户344户,贫困人口1130人。2014年以来,村两委、驻村扶贫工作队立足村情实际,带领全村干部群众,发挥脱贫攻坚相关政策作用,坚持党建引领、抱团融合、产业兴村、促民增收,流转土地,盘活资源,使沉寂几十年的荒山、荒田的资源被唤醒,并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,转化为显性财富,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,贫困群众也看到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希望。

党建引领,支部建在产业链

常言道,群众要致富,关键看支部。要让栗树村出列、贫困群众脱贫,首先要挖“穷根”。通过深入分析,村两委一班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认识到,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,关键在于党支部这个龙头能不能舞起来、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。3年来,按照“围绕产业抓党建、抓好党建兴产业”的要求,村里创新探索了“党支部+合作社(公司)+基地+贫困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以特色产业为纽带,积极鼓励党员示范户和产业带头人,领办、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,带动周围群众共同富裕。

建强一个支部、发展一个产业、带富一方百姓。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,有效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。目前按照产业分工,村党总支先后在“仁和”和“群林”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,积极构建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新模式,实现党组织在产业链上的有效覆盖,使近60名合作社党员找到了自己的“家”。同时通过党员能人示范引领,使50多户贫困户通过在基地务工,发展油茶、茶叶、水稻、高山蔬菜种植和养牛、养猪、养鸡等种养业,找到了稳定脱贫致富的门路。

 

产业融合,总社划桨闯市场

针对近年来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、规模不断扩大、但彼此之间产业分工明晰却各自为战的现状,为了有效整各类生产资源要素,按照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,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,村里在整合已有的仁和、群林、伟群等三个龙头合作社资源的基础上,于2017年6月成立了太湖县三河口生态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(村合作总社),并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配置实际,因地制宜,制定了栗树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,加强与村发展能人和民营合作社合作,重点发展生态畜禽养殖、经济作物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三类产业,相继新成立了6个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,共同抱团发展闯市场。

为了压实责任,村两委7名干部每人带头现金1万元入股,同时吸纳贫困户小额信贷和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资金,筹集启动资金151.6万元入股合作社,在海拔500多米的刘家畈山坳流转4亩荒芜的山垅田,建起810平方米大棚,发展番鸭养殖,仅三个月时间,养殖3000羽番鸭销售产值达20万元,村集体经济实现纯收入6万元,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。村合作总社还注入55万元到仁和合作社,50万元按照7%固定资产折股量化分红,同时从仁和合作社购入产品卖出利润归总社集体所有。

不仅如此,村合作总社充分发挥连接党委政府和各合作社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,利用总社平台,整合政策、项目、市场、融资、信息等资源优势,为分社发展做好做足服务文章,建立起了“资源共享利益共同体”。仅去年,就协助“诚诺”合作社顺利流转600亩山场,发展银杏、油茶、土鸡等综合种养。通过项目整体申报方式,为“伟群”、“仁和”、“群林”等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230万元,修通生产基地道路6.557公里,既及时解决了林区防火通道燃眉之急,又方便了生产和周边1000多群众出行。总社为各分社共流转开发荒山15000亩,毛竹、油茶、高山蔬菜、经果林与土鸡、山黑猪、小黄牛养殖初具规模,仅去年各合作社就加工、销售笋干18000多斤,年出栏小黄牛50多头、土黑猪100多头、土鸡3000羽、番鸭3000羽,销售鸡蛋20万枚,总产值突破400万元。

去年底,总社获悉安庆市一家单位急需15000枚鸡蛋的信息后,迅速组织“伟群”合作社牵头,在村内及周边收集土鸡蛋14800枚及时交付到了客户单位,收入22000多元。总社3000羽番鸭急需加工交付客户,委托“群林”合作社加工,“群林”合作社主动提出,以每只加工低于市场价5元让利于总社,真正实现了互助合作,互惠共赢。

 

能人示范,自主脱贫奔小康

能人的示范带动对脱贫攻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,是吸引群众加入产业培育、增强自我脱贫的最好动力。栗树村十分注重发挥创业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,做给贫困户看、带着贫困户干,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的信心。

胡治纯身残志坚,不等不靠,自强不息,不仅自己勤劳发家致富,脱了贫,还带领25户贫困户养牛发展生产的事迹感人,村里十分注重运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。村里大会、小会、宣传栏都广泛宣传他的事迹,同时要主动向宣传部门推荐,他的事迹被广泛宣传,胡治纯还被评为“安庆好人”、太湖县“首届感动太湖人物”,在他的影响下,栗树村贫困群众勤劳发家致富光荣的氛围日益浓厚。

现年33岁的郑庆丰在浙江杭州、本省合肥等地创业打拼多年,创办了“皖丰”传媒、“皖丰”科技两家公司,在村里干部感召下,他回乡领衔创办了“二加三”电子商务公司,主营蔬菜制品、乡里乡亲等三大系列家乡土特产品,家乡的原生态农特产品,让他在线上线下销售如鱼得水。2个多月销售额就达40多万元,今年预计销售额突破500万元。如今,他还引入了浙商大公司与“群林”合作社发展300亩高山蔬菜种植项目。

“群林”合作社刘书盛为了把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,萌生了举办“桃花文化节”的想法,村两委干部一拍即合,积极东奔西走,穿针引线,搭建平台,组织产品展销,刘书盛个人先后投入30万元,连续举办了两届“桃花文化节”,不少天南海北的商贾慕名而来,不仅扩大了栗树村生态农产品的影响和知名度,也开拓了山区干部群众的眼界,原先的土里土气的农产品成了市场上的“香饽饽”,体会到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仅桃子一项就卖了50多万元、鸡卖了18万元,生姜17万斤卖了23万元。今年,“群林”合作社还到邻省湖北流转土地200亩,发展高山蔬菜种植。随着各个合作社产业基地的不断发展,乡亲们就近创业就业的渠道也随之越来越广,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曙光。(记者 刘辉 陈振伟 图/文)